当前位置:首页 > 公考笔记 > 正文内容

22 应届生国考行测 80+,他的复习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admin11个月前 (01-23)公考笔记181

22 应届生国考行测 80+,他的复习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作为 22 应届生,我备考前就在超话里仔细了解了相关内容,给自己选好了备考课程。

行测方面,我先报了粉笔 980 一期,从三月份开始听课学习,但是由于自己的惰性,只跟了几节直播课,没能坚持下去,后面一直都是倍速听录播课,从三月份陆陆续续(因为要上课加上自己懒)听到五月底,六月要准备期末考试。这期间大概了解了行测每个模块的具体内容,掌握了一些做题方法,但是只做了粉笔 980 里的笔试讲义和各个部分的专项练习题本,没有大量刷题,所以其实学得不太扎实。

从七月份放暑假我开始在家专心学习,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洗漱后一杯咖啡灌下去,八点开始学习,学到晚上 9 点半。早上学习一开始我会先听一两个小时粉笔的常识或者时政课,下载时政讲义背一下,然后用粉笔题库做专项练习,常识大概刷两三套,言语和判断题库下面的每个小分类再分别刷四套练习,总共大概三四百题,大概做到下午一两点(中间会吃午饭),线上专项结束,然后开始刷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的部分在刚听过课之后,做题正确率和速度不会马上有很大保证,只能对十三四道题的样子,而且花费的时间很长(35min+)。所以我买了两套资料的五千题反复刷,通过这样大量练习,再加上每周末定期参加模考,巩固了行测方面的知识。

对于数量关系,我是文科生,所以一开始就没打算专门准备,但是基础知识和粉笔 980 关于做题方法的讲解我都定期复习,这方面的做题比较少,但是做套卷的时候,哪怕猜题也会把数量题目读完再猜,这样可以尽量提升正确率。

在七月份备考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稳定每个部分的正确率,我还报了粉笔的特训营(因为看到过了 70 就可以全额退费,嘻嘻~)其实特训营的知识真的很基础,但是也很能帮助你巩固薄弱和不扎实的部分,我一般每天花一个小时在里面,大概十几天就过了 70 分,退费也很快。但是特训营只能帮你稳定在 70,想要进一步的提升,还需要自己刷题和做套卷巩固。

常识我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因为我常识每天花一两个小时积累,最后正确率还是跟没积累前一样,只有 50%。备考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资料,只要大量练习总结和分析,它真的不会辜负你!

言语的话可能因为我从小爱读书,看书速度很快,再加上是文科生语感比较强,所以读题速度也很快,一般 20 分钟不到我就可以做完,正确率也可以保持在 85 以上,是我的优势。建议大家言语可以多花点时间在逻辑填空部分,它和排序一样技巧性很强,学习方法之后练习很有价值,而阅读理解做得多了会感觉越做反而正确率越低,建议每天一两套保持手感就好,练多了脑袋会迷糊。

图推也是需要大量练习的部分,需要在了解方法听过课之后建立自己的方法树、逻辑架构,比如看到典型特征图要首先想到哪种方法,实在想不到可以把自己知道的一个一个试,或者根据选项特点推答案,但是一定不能一看到题目就盲目的想到一个套一个。

定义判断特别需要注意细节,答案都在题干里,这里也可以通过大量刷题来养成好习惯和提高读题速度。

逻辑判断技巧性也很强,可以多听听各个老师总结的方法和快速解题技巧,选择适合你自己的然后记牢。

八月份的时候我开始大量刷行测和申论的套卷,每周的模考也定期参加,行测基本上每天一张卷子,申论因为我比较懒一周一套或者两套。这个时候我的行测已经很稳定了,基本上在 72、73 左右,有时可以到 75。七八月份的大量刷题练习夯实了我的行测和申论基础。

开学之后,我就开始每天泡在图书馆学习,但是可能因为到了瓶颈期,提升很小。到了十月初由于我每次模考成绩都差不多,没有提高,心情有点焦虑,家里人就建议我报个线上班跟着学一下。了解之后报了粉笔的精品冲刺班,当时主要是看中精品冲刺班可以有四个老师共同指导,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也不用自己瞎猜,可以直接问老师比较方便,申论作文这个我一直写不好的东西也可以有老师针对性辅导了。

报名之后,每天老师都会推送今日任务和练习,但是我一般都是先做自己的计划,把自己安排给自己的刷题内容做完,不明白的问题发给老师,听过老师解答之后,再去完成推送的任务,这样一来其实每天的学习任务很多,但是也很充实。这期间我的模考成绩已经稳定在 75+,一直到考前还有幸上了一次榜二。

总的来说,我的备考心得就是刷题!大量刷题!有人说题目做多了其实不好,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我觉得题目做多做透了,你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自己的东西并有所得的。当然这种刷题不是说只顾着埋头做题万事不顾,一定要在做完之后把自己做题时不确定的部分和不理解的部分标记好,然后对着答案思考自己的思路和粉笔答案的思路有什么区别。对于一些争议题,我不建议花费太多时间在上面,宝贵的时间应该用在性价比更高、更值得做的题目上。作为一个文笔并不好的文科生,备考心得想到哪就扯到哪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由公考部落 gongkaobuluo.com发布。

本文链接:http://gongkaotong.net/?id=33

“22 应届生国考行测 80+,他的复习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的相关文章

申论素材积累:《人民日报》实用高级词汇积累(三四)

1.蔚然成风原句:和家人外出吃饭时,和朋友在饭馆聚餐时,很多人注意菜品适量,践行“光盘行动”,如果有剩菜常常会打包拎走,节俭适度日益蔚然成风。摘自: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中国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某种事情已广泛流行,形成风气。2.一脉相承原句:志愿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

申论素材积累:《人民日报》时评句子摘抄(四二)

01·以动画讲文化《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观众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也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一起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也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

行测80+大神的5条刷题经验分享

行测80+大神的5条刷题经验分享最近自己也是在焦急的等待山东省考的成绩,今天偶然看到这个帖子后就迫不及待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次国家公务员行测80分的经验,提前和大家说下这篇经验不是偏向技巧的,更多的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和自己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感谢大家的观看,希望能给备考的你带来些许帮助。一、我的备...

国考省考申论素材:《人民日报》六个写作公式(五一)

01技巧一:“名言+成语”构成排比从英烈永垂不朽的精神里,我们读懂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以身许国,读懂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舍生取义,读懂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勇于担当。——《用奋斗向英烈致敬》#解析此段通过将名人名言与成语搭配使用,构成排比句式,增添了文段的感染...

申论素材积累:人民日报金句摘抄,适用主题:文化遗产、乡村、传承

申论素材积累:人民日报金句摘抄,适用主题:文化遗产、乡村、传承1、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2、我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3、各地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种质资源、文化传承、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多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